20世紀60年代起,我國就已開始用廢木料與塑料或用農作物剩余物與塑料混制成木塑混合材,做成地板、墻面材料,但質量并不理想。
應從原料處理、制造方法及添加劑等方面進行改進,表面也要適當再處理,這樣可提高質量,經表面美化后可成為精美的“綠色板材”。
利用無機物來代替有機物制造板材也是發展方向,如利用水泥、石膏、陶土、粉煤灰和纖維材料混合制成人造板的方法,在國外發展很快。
國內石膏板已有多條生產線,產量很高,品種也有多種。粉煤灰與水泥制成的板材,在60年代已投產,此類板材能充分利用城市廢棄物。
90年代初,曾有人用水泥和木纖維混合做成人造板,成本低,產品可刨、可鋸、可釘、不變形、不裂、無毒、不蟲蛀、可油漆、可貼面,像這類產品若能進一步提高質量,則很有發展前景。
近年來,用廢紙漿或再生紙為原料制成板材,表面再裝飾后用作裝飾裝修材料,國外稱其為“綠色材料”,我國廢紙漿原料比較豐富,這種方法值得效仿。
另外,新型節能裝飾板材也在不斷發展。
鋁塑復合板,它是一種新型高檔裝飾材料,國際上稱為“三大幕墻”之一,由二層鋁面板與一層聚乙烯芯板利用高分子粘結膜經熱壓復合而成;
作為一種復合材料,鋁塑復合板集中了金屬、涂料和塑料的優點,同時又具有高的抗風、抗彎曲強度,廣泛應用于大樓外墻、室內裝飾、家具和車廂等,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新型建筑裝飾材料。
綠色板材中的清潔生產也是人造板生產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人造板生產中所產生的廢渣,現在已基本解決。另外,制造人造板時,現在已用水性或乳液合成樹脂來代替溶劑型合成樹脂。
也可以利用木質纖維中木質素的化學性能,制成不用膠粘劑的無膠人造板。此類板材是依靠木材自身木素的熔融在熱壓過程中起的作用,節約了膠粘劑,減少了污染。
其他綠色板材還有利用非木材纖維為原料生產的人造板,推廣最成功的是麥秸人造板。麥秸產地遍布全國十多個省,產量也大。目前此類人造板在東北、中南、華東均有生產,效果甚佳。
此品種是木材綜合利用的另一途徑之一。此外,樹皮、農村剩余物中的果殼類,也是人造板材原料的發展方向。